2018/02/20

❤內參-知識的錯覺:為什麼人們經常高估自己

出處:知識的錯覺:為什麼人們經常高估自己


人類建立了複雜的社會,掌握了艱深的技術,
從動物中脫穎而出改造著世界,看起來人類個體應該是極其聰明的。
但《知識的錯覺》這本書告訴我們,其實我們遠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聰明。

這本書的作者史蒂文·斯洛曼和菲利普·費恩巴赫,是美國很有名的認知科學家。
他們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各種事實告訴我們,
人類個體對世界的了解簡直少得可憐,沒人擁有超級大腦。
讓人類稱霸世界的,不是什麼個人理性,而是集體思考能力。
這既帶來了好處,也帶來了弊端。了解個體的無知和錯覺,
認清集體的理性與非理性,可以讓你做出更聰明的決策。

下面就和你分享書裡提到的三個問題:
為什麼說我們所知道的遠比自己以為的要少?
人為什麼傾向於高估自己的理解力?
知識到底存在於哪裡?

首先,我們來看一下,為什麼說我們知道的遠比自己以為的要少。
人們是怎麼發現並承認自己無知的呢?
書裡介紹了一個叫做解釋性深度錯覺的測試工具,
專門用來測試人們實際所知和他們自認為所知之間的差距。
具體的做法是,
要求被試者對某件事物進行解釋,並說明這種解釋是怎麼影響他們對自身理解力的評價的。

測試過程並不難,參加測試的人會被問到三個問題。
我們用拉鍊舉個例子。
第一個問題就是,請你評價一下自己對拉鍊的工作原理了解多少,然後給自己打一個分。
第二個問題是,拉鍊到底是怎麼發揮作用的,描述一下,越詳細越好。
很多人這時候才會發現,自己其實對拉鍊的工作原理一無所知。
緊接著,就會被問到第三個問題,現在重新給自己對拉鍊工作原理了解的程度打個分。
結果發現,很多人這時打的分都比最開始打的分要低。

如果你覺得拉鍊原理本身就太難了,還有另一個實驗。
研究人員向參加測試的人展示了一幅車架不完整、沒有鏈條和踏板的自行車圖,
然後讓大家在上面畫上車骨架、車鍊子、踏板。
看起來不難,結果有將近一半的人都畫錯了。
可以說,這些測試都說明, 人們經常處於一種錯覺裡,那就是覺得自己擁有知識。

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覺呢?可能有兩個原因。
第一個原因,跟我們的思維有關。
作者說,
人類思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指導行為,知道什麼事會帶來什麼後果,
進行因果推論,選取最佳方案。因果推理系統又被分為兩種,一個是直覺,一個叫做慎思。
直覺是幾乎不需要思考就得出結論,慎思則是要辨明這個過程。
但是,直覺系統往往高估了它能縝密思考的程度,
經常是給我們一個簡化的、粗略的而且通常都還不錯的分析,
讓我們產生錯覺,自以為知道很多。
但是當我們慎思時,才意識到事實的複雜,自己知道的只是皮毛。
所以,研究也發現,傾向於抑制自己的直覺反應,
在回答前深思熟慮的人,比那些直覺型的人,更少表現出解釋性深度錯覺。

第二個原因是,雖然我們平時會接觸大量的知識和信息,
但思維不會將這些信息全部儲存起來,因為這樣我們可能就被知識淹沒了,
相反,思維只挑其中的關鍵來使用。

換句話說,大量知識和信息並不是體系化的儲存在我們的大腦中,
大多數真正的知識存在於我們的外界,比如別人的大腦裡,書本上或是互聯網上。
我們生活在一個分享知識的共同體中,對知識隨用隨取。
但是當我們對自己的理解力進行評估時,外界的知識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納入進來,
這就造成了錯覺,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對自己的理解力的評價,會比實際更好。

得克薩斯大學的心理學者阿德里安·沃德就發現,
當進行互聯網搜索時,人們對自己記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感覺也隨之改善。
如果人們在互聯網上搜到了之前不知道的事,然後再問他們是在哪裡找到這些信息時,
許多人甚至會忘了他們曾在網上搜過,直接將功勞歸於自己。


那麼,既然人類遠比想像中的“無知”,我們又是怎樣發展到今天的呢?
答案就是,群體智慧。
就像上面所說,知識大多存儲在於外界、存在於別人的大腦中。
但同時,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,大家通力合作,把自己的知識“共享”出來,
形成“知識共同體”,就能以群體智慧完成極其複雜的任務。


作者提出一個概念,叫做共享意向性,就是人們和他人分享注意力和目標的能力。
作者認為,這是人類特有的,正是共享意向性使人類從眾多地球生物中脫穎而出。
共享意向性是人類最重要的才能之一,人類憑藉它來儲存知識,並將知識一代代傳遞下去。


以上就是《知識的錯覺》這本書對什麼是知識的無知和錯覺,
以及知識到底存在於哪裡的闡釋,希望對你有啟發。


本期內容參考來源:《知識的錯覺》,
作者: 史蒂文·斯洛曼 / 菲利普·費恩巴赫,中信出版社出版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摘要:
為什麼說我們所知道的遠比自己以為的要少?
人為什麼傾向於高估自己的理解力?
知識到底存在於哪裡?


人類思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指導行為,知道什麼事會帶來什麼後果,
進行因果推論,選取最佳方案。因果推理系統又被分為兩種,一個是直覺,一個叫做慎思。
直覺是幾乎不需要思考就得出結論,慎思則是要辨明這個過程。
但是,直覺系統往往高估了它能縝密思考的程度,
經常是給我們一個簡化的、粗略的而且通常都還不錯的分析,
讓我們產生錯覺,自以為知道很多。
但是當我們慎思時,才意識到事實的複雜,自己知道的只是皮毛。
所以,研究也發現,傾向於抑制自己的直覺反應,
在回答前深思熟慮的人,比那些直覺型的人,更少表現出解釋性深度錯覺。

大量知識和信息並不是體系化的儲存在我們的大腦中,
大多數真正的知識存在於我們的外界,比如別人的大腦裡,書本上或是互聯網上。

我們生活在一個分享知識的共同體中,對知識隨用隨取。
但是當我們對自己的理解力進行評估時,外界的知識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納入進來,
這就造成了錯覺,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對自己的理解力的評價,會比實際更好。

當進行互聯網搜索時,人們對自己記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感覺也隨之改善。
如果人們在互聯網上搜到了之前不知道的事,然後再問他們是在哪裡找到這些信息時,
許多人甚至會忘了他們曾在網上搜過,直接將功勞歸於自己。

那麼,既然人類遠比想像中的“無知”,我們又是怎樣發展到今天的呢?
答案就是,群體智慧。
就像上面所說,知識大多存儲在於外界、存在於別人的大腦中。
但同時,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,大家通力合作,把自己的知識“共享”出來,
形成“知識共同體”,就能以群體智慧完成極其複雜的任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